情境

耶穌再次渡湖,可能回到了迦百農。透過耶穌醫治一位女人及一位小女孩,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一位忙碌的僕人如何也是一位慈愛的父親。這段敘述有趣之處在於觀點的轉換。首先,當耶穌在去醫治睚魯女兒的路上時,女人的醫治打斷了這段故事。然後,當耶穌還在談論有關那女人的時候,來自睚魯家裡的消息又重新將焦點轉回到了睚魯女兒身上。

關鍵章節

(5:34)

你知道嗎...?

  1. 管會堂的人 (5:22):普通信徒;他們的職責是行政,而非祭司方面的,包括看守建築物及監督崇拜事宜等等。有時,這是個榮譽頭銜,授予會眾中傑出的信徒們,但不附加任何行政職責。 [註腳]
  2. 按手在她身上」(5:23):按手的舉動在舊約經文中多次出現過,其中之一是在給人祝福的時候 (創 48:14)。在新約,耶穌給小孩子 (太 19:13, 15) 及病人 (可 6:5) 按手。在使徒行傳,按手伴隨著禱告 (徒 6:6, 8:15, 13:3)。 [註腳] 在真耶穌教會,教會的傳道人按手在某人身上,作為代求神的能力。這常常會為那些求聖靈或求醫治的人而做。
  3. 血漏」(5:25):這可能是一種慢性月經失調或子宮出血。她的情況使她在宗教儀式上視為不潔淨。她被排除在正常的社會關係之外,因為與她接觸的人也會變得不潔淨。 [註腳]
  4. 大大地哭泣哀號」(5:38):按照慣例,死者過世的時候會請來專業的哀悼者。然而,在這件事上,或許沒有時間去雇用他們,所以這些人可能是那女孩的親戚。 [註腳] ·
  5. 大利大,古米!」(5:41):馬可確切的記錄了耶穌所說的亞蘭語字詞。 talitha (「閨女」) 是個充滿深情的用詞,源自於「羔羊」的詞根意。 [註腳] 亞蘭語是耶穌和祂的門徒常慣用的語言。祂可能還會說希伯來語 (為了讀舊約著作) 和希臘語 (希臘-羅馬地界的通用語言)。 [註腳]

大綱

  • 睚魯懇求耶穌醫治他的女兒
  • 血漏的女人得醫治
  • 她受了十二年的苦
  • 她摸耶穌的衣裳
  • 耶穌覺得有能力從祂身上出去
  • 女人說出實情
  • 耶穌使睚魯的女兒死裡復活
  • 有人帶來了女孩死了的消息
  • 耶穌去睚魯的家
  • 眾人嗤笑耶穌
  • 「大利大,古米!」

全文分析

  • 1a.

    睚魯和血漏婦人在信心上有何相似或不同之處?

    •  
    •  
    •  
    •  
    顯示答案

    1. 睚魯的女兒病得太重了,無法去到耶穌跟前,所以他祈求耶穌到她那裏去。那女人對耶穌有信心,就自己採取了行動。
    2. 二人都確信耶穌能夠幫助他們 (「使她痊愈,得以活了」[23],「我就必痊愈」[28])。
    3. 他們二人努力地穿過了人群為要接近耶穌。
    4. 睚魯在眾人面前俯伏在耶穌腳前,而那女人則悄悄地從後頭接近耶穌。
    5. 睚魯特別要求耶穌按手在他女兒身上,這暗示了他個人的一些假設 (「你應按手在某人身上才能使她痊癒」)。另一方面,那女人的信心非常的堅定,她相信只要觸摸到耶穌的外衣就會痊癒。耶穌本身就是能力的源頭;祂如何醫治是次要的。

    隱藏答案

  • 1b.

    當你向神禱告祈求幫助時,你會祈求要某些特定的事發生,或是禱告求神的旨意成全呢?將你的禱告與耶穌的禱告做個比較 (可 14:36)。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 2.

    描述當 a. 你為別人祈求神的憐憫時;b. 有人為你的需要禱告時;c. 你為自己的需要向神禱告時;d.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以上幾種禱告有多頻繁?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 3.

    有關耶穌的工作性質,故事中觀點的轉換 (從睚魯的女兒到那女人又再回來) 告訴了你什麼?

    •  
    •  
    •  
    •  
    顯示答案

    它告訴我們,儘管耶穌的生活很忙碌,他是如何設法調適自己的步伐的。有這麼多人圍繞著祂,帶著重複的請求,耶穌依然花時間與那些相信祂的人對話。

    隱藏答案

  • 4.

    請描述你曾經覺得自己像是耶穌兒女的體驗。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逐段分析

  • 5:21-24

    1.

    睚魯在社區裏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成員 (比照「你知道嗎⋯?」第一題),但他卻在耶穌面前謙卑自己。 當別人尊敬你的時候,你如何在主面前謙卑自己呢?

    •  
    •  
    •  
    •  
    顯示答案

    人們尊敬睚魯,但他並不像文士那樣濫用他的職權。此外,他也不羞於請求幫助。使徒們雖然身居高位,卻立下了謙卑的榜樣。他們並未假裝什麼都知道,而是盡力地將他們對神的經驗及瞭解傳遞出去 (林前 15:9; 彼後 3:15-16)。他們也不恥於承認自己的軟弱(林後 12:7-8)。

    隱藏答案

  • 2.

    為甚麼有一大群人跟隨並圍繞著耶穌?

    •  
    •  
    •  
    •  
    顯示答案

    如其它時候一樣,群眾在那裡可能主要是為了觀看和體驗神蹟。因為睚魯公開地去見耶穌,所以眾人就跟著耶穌,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隱藏答案

  • 5:25-34

    3.

    你認為那女人為什麼從耶穌的後頭來,而不是直接上前尋求幫助呢?

    •  
    •  
    •  
    •  
    顯示答案

    那女人定是以為自己可以藏在人群中;她以為自己能夠在不被別人知道的情況下被醫治。也許她厭倦了這十二年來在許多醫生手裡所受的苦。她用盡了所有的資源,但病情還是惡化了。又或許她不願意打擾正在路上去醫治睚魯的女兒的耶穌。

    隱藏答案

  • 4.

    耶穌感覺到有能力從他身上出去。這說明祂在工作上需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  
    •  
    •  
    •  
    顯示答案

    儘管耶穌有無限的能力,但祂在肉身上是有限的。對祂來說,醫病趕鬼並不是毫不費力氣的。這也是為甚麼祂需要肉體和靈性上的休息。
    我們的主耶穌為了救我們付出了代價。每當我們向祂祈求赦免時,祂的寶血就會洗去我們的罪。當祂為我們的罪受苦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的犧牲遮掩了我們所有的罪 (來 13:12, 10:12)。想像一下那是多麼讓人心力交瘁的事。

    隱藏答案

  • 5.

    有關使徒的信心及他們對耶穌的瞭解,他們的反應 (31) 說明了什麼?

    •  
    •  
    •  
    •  
    顯示答案

    在他們看來,耶穌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門徒常常以為他們知道答案,其實他們錯的離譜 (太 16:5-8; 約 4:31-34)。耶穌所說的每一個字都有其原因和目的。祂利用我們的生活經驗來教導我們。或許一開始教訓不是顯而易見,但我們一定要努力去發覺。畢竟,耶穌總是花時間去瞭解我們的處境

    隱藏答案

  • 6.

    為甚麼耶穌花時間環顧四周,要見是誰摸了祂,並和那女人說話呢?

    •  
    •  
    •  
    •  
    顯示答案

    耶穌總是花時間瞭解我們是誰,我們需要什麼。祂讓那女人上前來,這樣祂就可以安慰她,堅固她的信心 (34)。 耶穌向每個人顯示祂個人的關注。今天,祂親自聆聽我們的禱告。祂也把祂的聖靈賜給我們,替我們的需要禱告 (羅 8:26-27; 林前 14:2)。.

    隱藏答案

  • 7.

    那女人為什麼恐懼戰兢?

    •  
    •  
    •  
    •  
    顯示答案

    當一個人的秘密被暴露時,反應往往是害怕。也許她害怕因她摸了耶穌,而被耶穌斥責。直得讚揚的是,一但她意識到耶穌知道了真相,她便來到了跟前,承認了所有的事 (可 5:33; 路 8:47)。這是她跟主說話的機會。因為耶穌幫助她克服了恥辱,她為了神成了美好活潑的見證。

    隱藏答案

  • 8.

    那女人可能比耶穌年長,祂為什麼稱她為「女兒」呢?

    •  
    •  
    •  
    •  
    顯示答案

    簡單的一個詞定是消除了那女人的恐懼。耶穌是我們「永在的父」(賽 9:6)。即使我們變得像浪子一樣,祂依舊愛我們 (路 15:20-24) 。耶穌甚至將祂的愛比作母雞護小雞的愛一般 (太 23:37)。

    隱藏答案

  • 9.

    如果你是睚魯,當耶穌在去醫治你女兒的路上被耽擱時,你會做何感想?

    •  
    •  
    •  
    •  
    顯示答案

    他一定非常的焦慮。他的女兒不僅僅是病得很重,她是「快要死了」(23)。如果睚魯因那女人留住耶穌而腦怒她,又或者因耶穌停下來和那女人說話而生耶穌的氣,都毫不令人感到意外。然而,聖經並未告訴我們睚魯有惱怒。在他請求耶穌來幫助他女兒之後,他在接下來的故事中都是保持沉默的。

    隱藏答案

  • 5:35-43

    10.

    就這些人對耶穌的信心和瞭解而言,他們的反應說明什麼 (比照 35, 38, 40)? 與馬大在約翰福音11:32 中的反應做比較。

    •  
    •  
    •  
    •  
    顯示答案

    如同馬大一樣,在睚魯家裡的人認為神的能力是受時間限制的。對他們來說,既使對神也有「太遲了」這樣的事。那些人和馬大都認為耶穌必需儘快趕到那裏,因為一旦人死了之後,就沒有什麽可做的了。那些人還假設,既然女孩已經死了,耶穌再去也沒有意義了。
    房子裡的人被他們的情緒所左右。甚至當耶穌來到的時候,他們還在哭泣哀嚎。之後他們嘲笑耶穌,因為他們以為祂瘋了。與睚魯不同的是,他們並不相信耶穌,所以耶穌沒有讓他們見證那奇妙的神蹟。

    隱藏答案

  • 11.

    如果你是睚魯,此時知道你的女兒在耶穌被耽延時死了,你會做何感想?

    •  
    •  
    •  
    •  
    顯示答案

    或許睚魯有片刻的懷疑,擔心為時已晚 (這可能也是為甚麼耶穌告訴他不要怕)。像先前一樣,他都讓耶穌說。他只是安靜地跟著耶穌,聽從耶穌的話。

    隱藏答案

  • 12.

    耶穌對睚魯說:「不要怕,只要信」(36)。 怕什麼呢?信什麼呢?這和耶穌在4:40所說的話有甚麼關聯呢?

    •  
    •  
    •  
    •  
    顯示答案

    害怕死亡;怕太遲了;怕耶穌不能為他女兒做甚麼。
    相信耶穌;相信他一直以來所相信的,「使她痊癒,得以活了」(23)。
    請注意,那些話是耶穌對睚魯說的 (而非是對他家裡來的人說的)。耶穌只用了幾個字,就堅固了睚魯。如果我們保持單純的信心,就是我們當初決定跟隨基督時的信心,那麼我們就永不會害怕風暴、死亡或其他任何事情。

    隱藏答案

  • 13.

    耶穌說:「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39) 我們能從這當中得到什麼教訓呢?

    •  
    •  
    •  
    •  
    顯示答案

    聖經教導我們,肉體的死亡並不是最後的結局。在新約中,死亡常常被稱之為「睡了」(比照 徒 7:60; 林前 11:30).。耶穌已經戰勝了死亡。當我們相信祂時,死亡就不再使我們擔驚受怕 (林前 15:55)。
    此外,耶穌應許我們將以靈性的身體復活 (林前 15:22, 43-44).。在末後的日子裡,有些人甚至不會經歷死亡,而是會在瞬間轉變 (林前 15:51-54)。所有人都將從死裡復活,接受審判 (啟 20:12-13)。既然我們都會再醒來,地上的死亡就好比睡著了。

    隱藏答案

  • 14.

    為什麼耶穌只帶了彼得,雅各和約翰去睚魯家?為什麼耶穌只讓三位門徒及女孩的父母見證神蹟?祂為甚麼切切地囑咐他們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  
    •  
    •  
    •  
    顯示答案

    起初耶穌和睚魯同去的時後,祂讓眾人跟著祂 (24)。因為眾人在周圍擁擠祂,所以他們也聽見了那女人的見證。耶穌利用這個機會教導他們有關信心的力量 (34)。眾人透過那女人學了重要的一課。如果他們也有那女人的信心,他們去摸耶穌的衣裳,也能夠得醫治。
    然而,當耶穌聽見女孩死了,就不再讓眾人跟著祂了。那些在屋子裏哭泣哀嚎的人只是使事情變得更糟糕。他們哭泣,因為他們不明白。之後他們嗤笑耶穌,也是因為不明白。這就是為甚麼耶穌要把所有在睚魯房子裏的人攆出去 。只有少數的幾位被允許見證這一神蹟。

    隱藏答案

  • 15a.

    請把睚魯祈求耶穌為他女兒所做事與耶穌實際做的事做一比較。

    •  
    •  
    •  
    •  
    顯示答案

    睚魯請求耶穌按手在他女兒身上。按手是祈求醫治及祝福的預期方式。但是耶穌所做的比睚魯所要求的更多。祂拉著死去女孩的手,並親切地叫了她一聲「閨女」 (比照「你知道嗎⋯?」第四題)。那女孩不僅僅是死裏復活,她馬上就有足夠的力氣站起來行走。我們總是按自己的理解向神祈求幫助,但神的回應往往要多得多。耶穌吩咐他們給她東西吃,這告訴我們,既使是生活中的小細節,耶穌也絕不忽略。

    隱藏答案

  • 15b.

    耶穌如何超出你所要求的幫助過你?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 15c.

    耶穌是如何注意你生活中的小細節的?

    •  
    •  
    •  
    •  
    顯示答案

    我們可以向神祈求任何的事情。對祂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是太大,也沒有什麼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向神禱告,不僅是為了要祂使死人復活,醫治某人的癌症,或是找到工作。它可以簡單到如啟動我們的車子,在機場找我們的行李,或甚至打蒼蠅。神聆聽每一次的禱告,祂跟據我們的信心及個人的所需來回應我們。

    隱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