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早期的教會傳統上認為這本書的作者是馬可,巴拿巴的表弟 (西 4:10)。他在保羅和巴拿巴的第一次宣道旅程中陪伴他們,但在旅程結束之前就離棄了他們 (徒 15:38)。然而,在保羅被監禁時,馬可已成為值得信賴的同工 (提後 4:11)。作者大部分的目擊記述有可能來自使徒彼得,而他的寫作則成為馬太和路加的參考。

收信者

這本書很有可能專門針對羅馬人,並且進一步對外邦人。在他的寫作中,馬可經常解釋猶太人的習俗並翻譯猶太人的術語,因為他的聽眾並不熟悉這些。對於那些不熟悉基督徒 - 猶太人歷史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對耶穌基督故事簡單明確的介紹。

日期

在公元50至70之間。

目的/場合

1. 在寫這本書時,教會受到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政府的迫害。馬可寫了一個關於耶穌的記載,表明祂在相同的勢力下受苦,但忍耐及完成了神救恩的工作。耶穌在地上的有力的宣道鼓勵了信徒繼續神的工作,效法基督,並克服他們的苦難。

2.這本書展示了耶穌的神性和人性。耶穌作為神的兒子擁有無限的能力和權柄。與此同時,他選擇了像不知疲倦的僕人來做工作。通過他的宣道,耶穌為如何愛神和服事他人樹立了一個完美的榜樣。

特點

  1. 在四本福音書中,只有馬可稱它為「福音」(1:1)。
  2. 相反於馬太和路加福音,馬可讀起來就像福音的簡略版本。它旨在回答這個問題,「耶穌做了什麼?」作者跳過耶穌的家譜和他的童年,直接進入祂的工作。此外,奇蹟與教導的比例遠遠高於馬太福音或路加福音中記載的比例。與其他福音書不同,馬可很少包含長篇的神學或道德的討論。
  3. 馬可經常使用諸如「立即」,「立刻」,「快速」等詞語,這表達了耶穌使命的緊迫感。
  4. 馬可經常解釋猶太習俗和亞蘭語。在其他福音書中 (5:41, 7:34, 15:34) 沒有找到馬可福音中的幾個亞蘭語。

中心章節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10:45)

概觀

簡單地閱讀整本書以得到整體概念並填寫圖表B.

像其他的福音書一樣,馬可證明耶穌是神, 為了拯救我們而成為肉身。 但是,馬可採用由下而上的方法來達到這一結論。 他並沒有告訴我們耶穌是君王的後裔,或眾天使預示著祂的誕生。 相反的,他首先描述了一個謙卑的僕人。 這種做法使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如何「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 1:14)。 從耶穌的例子來看,我們學習如何「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一 3:18)。

馬可福音的上半部分比較專注在耶穌的行為。 在此期間,耶穌用日常用品(酒袋,麵包,種子,燈等)做為比喻。 祂的言行都暗示著祂的能力和權柄,但祂避免了宣稱祂的神性。 到馬可福音一半的時候,焦點很明顯的轉移。 在彼得認耶穌為基督之後(第8章),耶穌開始宣告祂的神性。 祂清楚地談到了末日和天國。 祂也嚴厲斥責法利賽人和文士的假善。 此時,在耶穌準備十二門徒繼續救恩的工作同時,他們的角色也變得更加顯著。 這敘述逐漸建立了動能,並將注意力轉移到耶穌被捕、被釘十字架和復活上。 耶穌從死裡復活後,祂吩咐門徒繼續祂的工作。 同樣的事工也託付給了我們。

使徒保羅的話可作為馬可福音中信息很恰當的摘要:
你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到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 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 2:5-11

主題

馬可福音中的主題比較常是藉由行動而較少透過講道來說明,這與馬可對耶穌的傳道事工的專注是一致的。當我們研究書中所記錄的事件的細節(耶穌做了什麼,人們如何解釋祂的行為,他們如何回應等等)時,這些主題就浮現了。

僕人/傳道人
馬可福音整本書是關於耶穌這位不知疲倦的僕人(通過頻繁使用「立即」,「立刻」,「快速」等詞語來勾畫出來)。 耶穌在服侍的各個方面都立下了榜樣:

•服侍的目的 (1:2-3, 10:45)。

•為服侍做預備 (1:9-13, 35, 6:46, 7:14-23, 14:35-36)。

• 服侍的態度 (8:34, 9:35-41, 42-50, 10:21, 31, 38-40, 42-45, 13:35)。

•服事的方法-宣揚好訊息 (1:4, 14-15, 38-39, 3:14, 6:12, 34, 13:10-11, 16:14, 19-20);醫病, 趕鬼 (1:34, 3:10, 6:13, 16:17-18); 幫助需要的人(6:41, 8:2)。
• 克服挫折和解決爭論 (9:14, 36-37, 39)。

• 回應那些反對福音的人 (2:13-28, 3:20-30, 6:1- 6, 7:1-23, 10:1-12, 11:27-33, 12:13-27)。

• 服侍的獎賞 (1:17, 9:1, 41, 10:29-30)。

謙卑/柔和

施洗約翰的謙卑聲明(1:7)為傳道事工定調。 他尊崇了耶穌,就是那將被聖靈施洗的(1:8)。 為了拯救我們,天上的神成了「拿撒勒的耶穌」,一位來自平凡小鎮的貧窮木匠。 他被輕看和拒絕,甚至被指控祂癲狂了,並與鬼結盟(3:21-22)。 耶穌從容地接受了這一切。 只要祂是按照祂父親的旨意行事,祂就滿足了。 透過祂的榜樣,祂教導祂的門徒要像小孩一樣謙卑純真(10:14-15),並且當一位卑微的僕人(10:42-44)。

儘管耶穌配得上一切的能力和榮耀,祂卻選擇做一位卑微的僕人。 作為人子,耶穌順從了在天上的神。 祂把自己由人們的崇拜之中隱藏了起來。 當污鬼認出祂時,他命令他們保持沉默(1:25, 34; 3:12)。 在治愈一個人之後,祂經常命令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1:44; 5:43; 7:36; 8:26)。

耶穌是一位將祂的需要放到最後才考慮的僕人。 祂總問道:「要我為你做什麼呢?」(10:36, 51),但永遠不會問「我會得到什麼回報?」。當人們問(有時甚至是強求)耶穌要某些東西時,祂總是耐心地聽著,然後根據他們的信心來成就。 耶穌將祂所有的力量用來醫治和拯救。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祂沒有佳形美容(賽 53:2),而且祂在十字架上死得這麼快。

耶穌的苦難和被釘死十字架是祂謙卑的最好例子。 祂有能力在任何時後拯救自己,但祂選擇不這樣做。 當假證人指控祂時,祂並沒有責備他們。 當羅馬士兵鞭打祂時,祂並沒有反擊。 在十字架上,當人們嘲笑祂並且慫恿祂下來時,祂保持了沉默。

同情/憐憫

馬可生動地描繪了耶穌的愛心。 對於任何有需要的人,耶穌總是有善意的言語和溫柔的觸摸。 當一個患有麻風病的人懇求祂施憐憫時,「耶穌動了慈心並伸手摸了他,並對他說,’我願意’」(1:41)。 祂稱呼一個想要得醫治的女人為祂的「女兒」(5:34),並且祂溫柔地叫一個小女孩從死裡復活(5:41)。 祂很高興將小孩抱在祂的懷裡為他們祝福(10:16)。

耶穌隨時都準備並願意供給我們的需要。 當祂看到人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時,祂把飢餓放在一邊,開始教導他們(6:31, 34)。 雖然耶穌將屬靈的事當做優先,但祂並沒有忽略人們肉體和情感上的需求。 在用神的話餵養人群之後,耶穌拿魚和餅餵養他們(8:2-4)。 在暴風雨中,當門徒擔心他們的生命時,耶穌使風和海浪平靜下來(4:38-39)。 當祂看到門徒 「搖櫓甚苦」(6:48)時,祂就走向他們。

最大的憐憫是罪得赦免。 耶穌永遠不會拒絕悔改的罪人(2:17)。 祂和稅吏一起吃飯(2:15)。 祂給我們的恩典經常是超越我們所要求的,例如當祂原諒癱子的罪(2:5)。 祂心甘情願地忍受了十字架的痛苦和罪的結果,所以我們才能夠得到救恩的希望。

受苦/犧牲

身為僕人,犧牲是必要的,有時甚至需要非常痛苦的犧牲。 施洗約翰過著簡單的生活,後來為主而死(1:6; 6:27; 9:12-13)。 從耶穌的傳道事工的開始,祂為了教導,餵養和醫治而犧牲了祂自己的舒適(1:13; 3:20, 6:31)。 但耶穌來到這裡,不僅是為了幫助我們今生在世的生活,也是為了由地獄裡拯救我們的靈魂。 這樣做需要做出最大的犧牲。 耶穌願意受到迫害、鞭打,並在十字架上受苦及死去(8:31; 9:31; 10:33-34, 38-39; 12:6-12; 14:22-24, 34-36, 53-65; 15:12-37)。 祂因著愛的犧牲激勵我們效法祂的榜樣(1:18; 6:8-9; 8:34-38; 10:21-31; 13:9,12-22; 14:3)。

權柄

耶穌宣稱祂是神的兒子是以真理為基礎的。祂是被眾先知預言過並證實的(1:7-8; 9:4)。 天上的神為祂說話(1: 10-11; 9: 7)。 即使是鬼也承認祂的權柄(1:24, 34; 3:11; 5:7)。 當祂在十字架上死去時,一位羅馬百夫長感動地喊道:「這個人真是 神的兒子!」(15:39)

耶穌的話具有與眾不同的權柄。 每個人都對祂的教導和行為感到希奇 (1:22, 27, 2:12, 5:20, 6:2, 10:24, 11:18, 12:17)。 祂智慧的言語甚至使祂最凶悍的批評者都沉默了 (12:34)。 祂揭示了隱藏在神話語中的奧秘 (2:19-22, 27-28, 3:4, 4:3-34, 7:8)。 只有神的兒子才能真實有力地講述神的國和末日 (4:1-34, 10:1-31, 13:1-37)。 只有全知的主才能正確預測祂的死和復活 (8:31, 9:9, 10:34, 10:38, 12:8)。

耶穌對一切事物都有權柄,包括疾病 (1:31, 41-42, 5:29, 41, 6:56, 7:37, 8:25)、鬼 (1:25-27, 34, 3:11, 5:7, 7:30, 9:25-26, 10:52) 和自然 (4:39, 6:41-42, 48, 8:6-8, 11:14, 20)。 只有祂有赦罪的權柄 (2:5, 10-11)。

耶穌將祂的權柄授予門徒,並承諾與他們一起工作 (3:15, 6:7, 16:17-18, 20)。 他命令門徒保持警醒並完成他們被交待的任務,直到主人再來(13:33-37)。 當門徒領受聖靈時,耶穌的應許就實現了。 今天,耶穌賜給我們同樣的聖靈的權柄,來建立教會及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 如果我們忠心地侍奉祂,當有大能和榮耀的耶穌再來時 (13:36-37),我們將在神的國裡承受永生。

愚頑的心

雖然鬼和大自然都服從了耶穌,但諷刺的是那些祂來要幫助的卻拒絕了祂。 人們因為祂是誰拒絕了祂。 格拉森人害怕耶穌並要求祂離開他們(5:17)。祂自己的家人認為祂癲狂了(3:21)。 他自己家鄉的人因祂卑微的背景而拒絕了祂(6:3)。 耶路撒冷的文士甚至聲稱祂是被鬼附身的(3:22)。 他們懷疑耶穌的神聖權柄(2:8)。 他們與祂爭論神的誡命(10:5)。 他們屢次試圖抓住祂的錯誤(2:18,24; 3:2; 8:11; 10:2; 11:28; 12:13,24)。 當他們的陷害失敗時,就會對祂提出不實的指控(14:56,59)。 當耶穌受苦時,他們嘲笑祂(14:65; 15:17-19, 29-32, 35-36)。

人們拒絕接受耶穌的教導。 當耶穌告訴一個富有的年輕人他仍然缺乏的一件事時,他便「憂憂愁愁的走了」(10:22)。 儘管與耶穌在一起三年,門徒們卻未學到他們該學的。即便耶穌花了額外的時間跟他們解釋祂的話 (4:11),他們仍繼續做出自己荒謬的結論 (8:15-17, 31-33, 9:5-6)。 他們因不相信耶穌的能力而持續感到驚訝 (4:40-41, 6:51-52)。 他們彼此之間和與他人之間爭吵 (9:14, 34, 10:13, 41)。 即使在耶穌明白告訴他們祂會受苦、死亡和復活之後(9-31,10:34),他們也沒有把祂的話與這些事件連接起來。 即使在許多目擊者告訴他們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之後,他們仍然不相信 (16:11, 13-14)。

耶穌警告了人們他們的墮落,以使他們悔改並改變他們的道路。 然而,祂的警告經常被充耳不聞。 祂警告門徒們爭論誰是他們中最大一個(9:33-37; 10:38)。 他警告祭司長、文士和長老們他們偽善的後果(7:6; 12:36-40)和他們殺害神的兒子的計劃(12:7-9)。 祂警告猶大不要背叛祂(14:18)。 祂警告彼得不認祂(14:30)。 可悲的是,他們都無視於耶穌的警告。

現代生活運用

為了向沒有猶太宗教背景的羅馬人傳道,馬可專注於耶穌的工作。 今天,當我們向沒有基督教背景的人傳福音時,往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享耶穌如何可使我們的生命更美好的見證。 當這個人越來越熟悉我們的基本信仰時,我們就可以深入到關於救恩和天國的屬靈教訓。

當我們讀到耶穌如何不知疲倦地工作,並傾盡了祂所擁有的一切直到最後,我們不禁感到需要回報祂的愛。 最好的方法就是傳揚好訊息(16:15),並 「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9:35)。 藉著聖靈的能力和智慧,我們可以仿傚耶穌作為謙卑僕人的榜樣。

地圖和圖表

Chart A: Life of Christ

Map A: Palestine in the Time of Christ

PALESTINE IN THE TIME OF CH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