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耶穌繼續前往耶路撒冷。路途中,祂再次詳細地重申關於祂受苦、死亡和復活的預言 (比較10:33-34至8:31;9:31)。儘管如此,十二個門徒仍然漠視了耶穌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10:45) 的事實。

關鍵章節

(10:45, 10:36, 10:51)

你知道嗎...?

  1. 外邦人 (10:33):泛指非猶太人。但在這一節中,它專門指的是羅馬人,因為猶太人缺少執行死刑的政治權力,所以必須聽從羅馬政府的。 [註腳]
  2. 祭司長 (10:33):也稱為「大祭司」。他們是受人民及宗教崇敬的顯要人物。除了他的宗教任職外,祭司長也是公會 (猶太人高等法院) 的主席及與羅馬政府政治關係的首腦。在耶穌時代,祭司長是亞那和該亞法,他們後來建議處死耶穌 (約 11:49-50) 並迫害了早期的教會 (徒 4:6, 5:17-18)。 [註腳]
  3. 「喝的杯」(10:38):杯是猶太人通用的隱喻,表示喜樂 (詩 23:5) 或者是神的審判 (耶 25:15) 。 [註腳]
  4. 耶利哥 (10:46):一座位於約旦以西五英里 (八公里) ,耶路撒冷東北邊約十五英里 (二十四公里) 的古老城市。在耶穌的時代,舊約中的耶利哥大致上被廢棄了,但在舊城市的南邊,希律大帝建造了一座新的城市。 [註腳]
  5. 討飯 (10:46):乞丐在公共場合中是很常見的。乞討的盛行源於缺乏救濟制度,缺乏對常見疾病的治療,以及羅馬政府過度徵稅所造成的貧困。 [註腳]

大綱

  • 耶穌再次預言祂的死
  • 耶穌的杯和受的洗
  • 雅各和約翰為自己求榮耀
  • 耶穌應許他們祂將要領受的杯和受的洗
  • 有關服侍的教導
  • 耶穌醫治瞎子巴底買
  • 巴底買呼喊耶穌
  • 耶穌與巴底買對話
  • 巴底買能看見後,就跟隨耶穌

全文分析

  • 1a.

    列出這段經文中用來識別耶穌的名稱?每一個稱呼如何勾畫出耶穌的性格?

    •  
    •  
    •  
    •  
    顯示答案

    人子 (33),夫子 (35),拿撒勒人耶穌 (47),大衛的子孫 (47),拉波尼/拉比 (51)

    這些名稱表明耶穌各種不同的身份和責任。祂既是一位謙卑的僕人 (「人子」) 也是一位君王 (大衛的子孫)。祂既是一位單純的木匠 (「拿撒勒人耶穌」) 也是一位聰明的夫子 (「拉波尼」)。

    隱藏答案

  • 1b.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如何示範祂作爲僕人的身份?在馬可福音中?在聖經中?在你的生活中呢?

    •  
    •  
    •  
    •  
    顯示答案

    耶穌並沒有以祂的權柄統治約束其他人。相反,祂先是向雅各和約翰,後是向巴底買問道:「要我給你們做甚麼?」。祂清楚地說道祂來是要服侍人的 (45)。馬可福音描述了耶穌身為僕人的忙碌生活。祂總是急忙地從一個地方趕到另一個地方。許多人來找祂,並要求祂達成他們心中想要的。耶穌,做為神與人的中保 (提前 2:5),繼續地服侍我們。祂的聖靈鑑察我們的心並替我們祈求 (羅 8:27)。

    隱藏答案

  • 1c.

    你認為自己的身份是甚麼?你的身份如何影響你所做的事?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 2.

    將雅各和約翰起先的要求 (35) 和巴底買的 (47) 進行對比。把它們與路加福音十八章九到十四節中的法利賽人與稅吏相比較。

    •  
    •  
    •  
    •  
    顯示答案

    雅各和約翰敢對耶穌說:「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給我們做。」有趣的是,在一句簡單的句子中不止一次,也不止兩次,而是三次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他們因與耶穌親近和奉祂的名所行的事而感到自豪。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好比法利賽人 (路 18:9, 11, 12) 和財主 (可 10:20) 一樣,對他們自己的義充滿了自信。他們清楚地知道他們想要的是甚麼,並命令耶穌給他們。如果你只讀三十五至三十六節,似乎雅各和約翰才是主人,耶穌倒成了他們的僕人了。

    相較之下,巴底買卻向他的神及王喊著說:「可憐我罷!」。他不敢指定耶穌應該做甚麼。就像稅吏一樣,他只不過是一個祈求他主人幫助的卑微僕人 (比照 路 18:13)。

    隱藏答案

  • 3a.

    我們為甚麼要問:「要我給你們做甚麼?」你能問誰這個問題?

    •  
    •  
    •  
    •  
    顯示答案

    找出我們能為別人做甚麼是我們的職責。一個僕人去詢問並滿足另一個人的需要是再自然不過的。我們必需向耶穌學習做僕人的精神 (羅 15:1-3)。

    隱藏答案

  • 3b.

    當耶穌問你:「要我給你做甚麼?」,你的回答是甚麼?

    •  
    •  
    •  
    •  
    顯示答案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自己。在我們不同的崗位上,我們必須真正地知道我們要服侍神最需要的是什麼。以利沙祈求聖靈的能力 (王下 2:9)。所羅門祈求智慧來帶領神的百姓 (王上 3:5-9)。

    隱藏答案

逐段分析

  • 10:32-34

    1.

    第三十二節暗示門徒感到希奇和害怕。你認為門徒為甚麼又驚又怕呢?

    •  
    •  
    •  
    •  
    顯示答案

    他們感到希奇是因為耶穌打破祂往常的模式。這一次,祂帶頭領先, 相較於過去祂總是從眾人中抽離 (1:35, 3:7, 6:32, 7:24)。或許他們對耶穌進入神國的強大教導感到希奇。 又或許他們對他們主人的決意感到希奇。耶穌對祂死亡的預言可能使他們感到困惑和害怕,因為他們不明白。

    隱藏答案

  • 2.

    耶穌為甚麼要告訴十二個門徒將發生在祂身上的事?

    •  
    •  
    •  
    •  
    顯示答案

    耶穌想要為即將到來的逼迫幫他們做好準備。祂之所以告訴他們,好叫這一切事情發生時,他們可以記起並相信 (約 14:29, 16:4)。

    隱藏答案

  • 10:35-45

    3.

    雅各和約翰對榮耀的要求 (37) 告訴了你他們的自我認知是什麼?這在我們服侍神的態度上教導了我們什麼?

    •  
    •  
    •  
    •  
    顯示答案

    三年來,他們跟隨耶穌,奉祂的名傳道和醫病。他們是祂親近的門徒。難道這就足以得到一份耶穌的榮耀嗎?他們想要統治所有的人,包括其他的十個門徒。他們仍缺乏犧牲的精神。

    我們定不要犯雅各和約翰的錯誤。我們以拯救靈魂而歡喜,而不是以行神蹟或傳講有力的道理而歡喜 (路 10:20)。僅僅因為我們信主的時間較長,或者做了更多教會的聖工,並不意味著我們應得到更多的尊榮。我們應為神的榮耀竭盡心力。否則,我們就成了假冒偽善的人了 (比照 可 12:38-39)。

    隱藏答案

  • 4a.

    雅各和約翰認為耶穌的榮耀是甚麼?

    •  
    •  
    •  
    •  
    顯示答案

    既使耶穌已經清楚地道出將要發生在祂身上的事,門徒還是不明白。他們相信耶穌會在這個世上得著榮耀,或許是在政治上做以色列的王。

    隱藏答案

  • 4b.

    坐在耶穌左右邊的真正意義是甚麼?(比照 羅 8:17; 提後 2:12)

    •  
    •  
    •  
    •  
    顯示答案

    耶穌清楚地告訴雅各和約翰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38)。要分享耶穌的榮耀表示在神國裡成為最大的。根據耶穌所說,那在神國裡為最大的必須做眾人的用人 (可 9:35, 10:43)。此外,受苦在榮耀之先 (路 24:26; 來 2:10)。為了要分享基督的榮耀,我們必須先與祂ㄧ同受苦。當我們為主做見證時,就是為祂的緣故而受苦了 (提後 1:8)。

    隱藏答案

  • 5a.

    雅各和約翰認為耶穌的杯和洗禮是甚麼?

    •  
    •  
    •  
    •  
    顯示答案

    根據他們對耶穌榮耀的解讀,那杯ㄧ定是一個福杯。或許他們把洗禮理解為耶穌在約旦河的洗禮。他們自己的洗禮看似與耶穌在約旦河的洗禮相似,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可以接受與耶穌相同的洗。這些聽起來好像是很好,簡單的事。他們卻忽略了耶穌的話:「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38)。

    隱藏答案

  • 5b.

    甚麼是耶穌的杯和洗禮?(比照「你知道嗎?」第三題)。

    •  
    •  
    •  
    •  
    顯示答案

    耶穌知道那杯盛著神對罪人的忿怒 (太 26:39)。祂將代替我們。祂為我們死使我們能免去神的忿怒 (羅 5:8-9)。

    耶穌所受的洗禮是一個充滿苦難和死亡的洗。基督為拯救我們付出了重價。今天,當我們受洗歸入耶穌的時後,我們埋葬了我們的罪,這樣我們就能過新的生活了 (羅 6:3-4)。

    隱藏答案

  • 6.

    根據四十二到四十四節,教會的組織與屬世的組織應有何不同?

    •  
    •  
    •  
    •  
    顯示答案

    所有教會的工人都是關懷信徒屬靈及屬世需要的僕人 (徒 6:3-4)。我們每個人按聖靈所賜的恩賜在不同方面服侍 (林前 12:4-10)。因為基督是萬有的元首,所以沒有一個人能聲稱有權凌駕於他人或比別人更配得尊重 (弗 4:15; 西 2:10)。

    同樣的道理,教會不應該有一部分統治另一部分,成了有等級制度的地方。相反,我們應該為所信的福音彼此服侍 (腓 1:27)。

    隱藏答案

  • 7.

    耶穌如何捨命「作多人的贖價」(45)?為了什麼作贖價呢?

    •  
    •  
    •  
    •  
    顯示答案

    「贖價」 (希臘原文「利特龍」)意思是 「贖金」。耶穌受死,流了祂的血作為救我們脫離罪的代價,好叫我們得著「永遠的產業」—神的國 (來 9:15)。舊約律法證明了沒有人是完全的;在律法之下,我們都是被定了罪的罪人 (羅 3:19-20)。但是耶穌代替我們喝了審判的杯,受了苦難的洗。

    隱藏答案

  • 8.

    第四十三節重複了耶穌在九章三十五節中所教導的。耶穌要重複教導幾次你才能明白呢?這對你的信仰有什麼啟示?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 10:46-52

    9.

    你認為人們為甚麼要責備巴底買 (48)?將他們和斥責那些帶小孩到耶穌面前來的人的門徒相比較 (10:13)。

    •  
    •  
    •  
    •  
    顯示答案

    或許人們不希望他擾亂這莊嚴的氣氛。或許他們想從耶穌那裡得著醫治及/或食物,而不想讓一個瞎子耽擱他們。又或許他大聲的呼喊激怒了他們。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及想法。如同門徒,他們「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8:33)。

    隱藏答案

  • 10.

    巴底買稱耶穌為「大衛的子孫」。這說明他的信心如何?

    •  
    •  
    •  
    •  
    顯示答案

    在馬太福音中,「大衛的子孫」出現的相當頻繁,強調耶穌是君王的身份。在馬可福音中,巴底買是唯一一個稱呼耶穌為「大衛的子孫」的人。他知道耶穌不僅僅是「拿撒勒人耶穌」(47)。他也相信耶穌不僅僅是一個僕人或夫子。他的信心迫使他懇求耶穌的憐憫。

    隱藏答案

  • 11.

    巴底買對耶穌說:「我要能看見!」,而不是說「我希望能看見」或「如果我能看見就好了」。他為何敢這麼強烈地要求?關於祈求神的憐憫,這教了你甚麼?

    •  
    •  
    •  
    •  
    顯示答案

    我們提問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對我們所求的有多渴望。只要是我們照著神的旨意祈求,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並強有力的求。舉例來說,當我們求神讓祂的聖靈充滿我們時,我們可以毫無畏懼或遲疑地禱告,「主阿,我要聖靈」,而不是「主,如果祢能把聖靈給我的話就好了。如果不能,那也沒關係。」

    隱藏答案

  • 12.

    與八章二十二到二十六節中所記載的醫治進行對比。關於耶穌此刻的傳道事工,這兩次醫治的不同之處告訴了你甚麼?

    •  
    •  
    •  
    •  
    顯示答案

    耶穌當著眾人的面醫治了巴底買,而不是將他帶到鎮外。此外,耶穌允許巴底買跟隨祂,而不是將他打發走。這告訴我們耶穌不再隱藏祂的權柄。畢竟,祂正往耶路撒冷去與祭司長和文士對峙。最終,祂將完成死在十字架上的使命並吸引萬人來歸祂 (約 12:32)。

    隱藏答案

  • 13.

    我們能從巴底買的堅持不懈中學到甚麼?

    •  
    •  
    •  
    •  
    顯示答案

    當人們警告他不許做聲時,他沒有就此放棄。他反而越發大聲。他知道這或許是他唯一被治癒的機會,因此他一路克服了所有的障礙,直到耶穌回應了他的懇求。真正的信心是在面對困難時仍然堅持及有勇氣。如果我們渴望神的幫助,並且知道祂是我們唯一的答案,我們就需要向祂不斷地呼求,直到祂回應我們。當我們尋求神的憐憫時,我們不該讓任何人或任何事使我們灰心喪氣。

    至於那些還沒有接受福音的人,我們應該向巴底買學習,把握住寶貴的機會向神呼求。我們需要意識到,在靈裡我們就如同巴底買一樣又瞎又窮,我們極度地需要主的憐憫。所以我們要速速地向神呼求,承認祂是大衛的子孫 (我們的王),求祂拯救我們。別讓祂從我們身旁走過,因為我們或許沒有第二次的機會了。

    隱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