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故事的情節從原本較快的節奏難得地稍作停頓。在此,我們藉著四個有關我們的信仰與神國的比喻來做深思。這些比喻的意義對一般人是隱藏的,只有當耶穌與祂的門徒單獨在一起時後才會顯明出來。

關鍵章節

(4:11)

你知道嗎...?

1. 比喻 (4:2) :源自希臘字 parabole,意思是「放在某物旁邊」—比較。在新約中,它指的是耶穌從自然界及人類生活中所吸取的故事。 [註腳]

2. 撒種的 (4:3):一位農夫將他的種子撒在地上,結果有些種子落在路旁,在石頭地上,或落在荊棘裏。 [註腳]

3. 石頭地 (4:5):不是指被小石頭覆蓋著的地面,而是在堅硬磐石上的淺土壤。 [註腳]

4. (4:21):在耶穌的時代,人們用小陶燈來燃燒由燈蕊吸起的橄欖油。 [註腳]

5. 芥菜種 (4:31):當時農民所知最小的花園種子。雖然種子非常小,但一棵芥菜能在一季長到12-15英尺 (5-6公尺) 之高,是空中飛鳥築巢的地方。 [註腳]

大綱

全文分析

  • 1a.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在祂的教訓裏提到了哪些常見的事物?在聖經的其他地方,祂還提到了甚麼常見的事物?

    •  
    •  
    •  
    •  
    顯示答案

    種子、鳥、土、路旁/路、石頭地、荊棘、燈、麥子、麥穗 、核、鐮刀、芥菜

    衣服 (可 2:21)、皮袋 (可 2:22)、酵 (可 8:15)、鹽 (可 9:50)、駱駝,針眼 (可 10:25)、無花果樹(可 11:20-22)、葡萄園 (可 12:1-9)、羊 (可 18:12-13)

    隱藏答案

  • 1b.

    雖然耶穌是在木匠的家中長大的,但祂對自己圈子以外的生活很有觀察力 (這一點可以從祂對捕魚、耕作、牧羊等的熟悉程度得到證明)。你的屬世知識如何能幫助你傳福音呢?

    •  
    •  
    •  
    •  
    顯示答案

    保羅寫道為了拯救人們的靈魂,要包容他們的軟弱及不同的風俗 (林前 9:19-22)。只要不會削弱我們對神的信心,了解我們周遭所發生的事情仍是重要的。了解當今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有助於我們理解聖經中的預言及在魔鬼控制下的世界。知道青少年在學校面臨的問題 (他們有甚麼樣的娛樂,聽甚麼音樂,喜歡看甚麼電視節目或電影,等等)能夠幫助我們從他們的觀點來輔導他們,而不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與他們對話。耶穌認識祂的聽眾。對某些人來說,你需要講較深的屬靈教訓。但對其他人來說,用簡單的語言講述一個故事反而更好。

    隱藏答案

  • 2a.

    耶穌為什麼用比喻的方式說話?祂為什麼只把一切講給祂的門徒聽 (34)?

    •  
    •  
    •  
    •  
    顯示答案

    神選擇在祂的時間,並我們可以接受的時候,將祂的真理顯明出來。在此之前,耶穌吩咐了其他人不要告訴任何人祂是誰 (可 1:34, 44, 3:12);現在還不是揭露祂身份的時候。祂曾預言要用比喻說出真理來 (詩 78:2)。那些沒有心追求真理的人是不會明白的。但是耶穌卻憐憫那些想要學習的人。在這段落中,「祂的門徒」不單是指十二個門徒,也包括了所有留下來詢問耶穌有關比喻的人 (10)。

    有許多事情我們仍然不明白。有些聖經經節仍然使我們困惑。但我們的職責是努力學習「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弗 5:10) 並竭盡所知地去行。最終,當我們去天國時,我們將會「得見祂的真體」(約一 3:2),並明白一切。

    隱藏答案

  • 2b.

    如果耶穌向祂的門徒解釋了一切,為甚麼只給了我們其中一個比喻的解釋呢?

    •  
    •  
    •  
    •  
    顯示答案

    第十三節暗示撒種的比喻是最容易明白的。耶穌向祂的門徒解釋了所有的事,因為他們還沒有自學的能力。在耶穌的整個傳道過程中,門徒不斷地誤解耶穌。直到耶穌復活升天,他們領受了應許的聖靈之後,他們才真正明白。

    聖經並沒有給我們其他三個比喻的解釋,因為我們也有一個助手來幫我們做解釋: 聖靈。耶穌的靈幫助我們想通神的話 (約 16:12-15)。由此可見,思考過程和答案一樣地重要。(這就是查經指引的目的)。

    隱藏答案

  • 2c.

    我們如何分辨正確與錯誤的聖經解說?

    •  
    •  
    •  
    •  
    顯示答案

    神的話是活的;我們時常能在同一段經文中發現新的教導。同時,一個聽起來 (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後) 合乎邏輯的新想法或解說,不都一定是正確的。我們絕對無法單憑人的推理來理解聖經 (約一 4:5-6)。學習神話語的唯一方法就是被聖靈充滿 (1Cor 9- 16), 並熟讀聖經 (提後 3:14-17)。真理不斷地被聖靈和經文所證實。

    當我們聽證道或讀查經指引時,要分析其中的道理,並把神的話存放在心裡。把我們所讀到的和聽到的放在禱告裡。與教會的傳道及信徒一起討論 (西 3:16)。

    隱藏答案

  • 3.

    神的國對你來說像甚麼?你會怎樣形容神的國?

    •  
    •  
    •  
    •  
    顯示答案

    神的國不僅僅是天國。它現今也在地上,在教會裡,在我們的心裡 (路 17:21)。耶穌甚至教我們禱告說:「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 6:10)。

    隱藏答案

逐段分析

  • 4:1-20

    1.

    種子能夠在以下各個地方生長並結實多少?a. 路旁/沿著小路;b.石頭地上;c.荊棘裏;d.好土地

    •  
    •  
    •  
    •  
    顯示答案

    a. 路旁/沿著小路 —— 沒能成長;在它還沒長出來時就被鳥吃光了。

    b. 石頭地 —— 種子很快就發芽,但因為沒有根很快就又枯乾了。

    c. 荊棘裏 —— 種子成長了但沒有結實因為它被荊棘擠住了。

    d. 好土地 —— 種子發芽,生長,然後結實三十,六十,或一百倍。

    隱藏答案

  • 2.

    下列各項分別代表甚麼?a. 撒種的;b. 種子;c. 路旁/路;d. 鳥;e. 石頭地;f. 太陽;g.荊棘;h. 好土地;i. 結實

    •  
    •  
    •  
    •  
    顯示答案

    a. 撒種的——耶穌 (比照 太 13:37)

    b. 種子——道理

    c. 路旁/路——人聽了道理,但道卻沒有機會扎根

    d. 鳥——撒但

    e. 石頭地——人聽了道,並歡喜領受,但信仰卻沒有根基

    f. 太陽——為道所遭受的患難或是逼迫

    g. 荊棘——今生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

    h. 好土地——人聽了道理,領受了它,並且結實

    i. 結實——神的話彰顯在我們的生活中;神的國 (30- 32);聖靈的果子 (加 5:22-23)

    隱藏答案

  • 3.

    列出「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別樣的私慾」(19)。

    •  
    •  
    •  
    •  
    顯示答案

    世上的思慮——工作/財務保障,事業有成,同儕壓力。

    錢財的迷惑——錢越多越好;錢能改善我的生活。

    別樣的私慾——新衣服,新車,大一點的房子,肉體的情慾。

    隱藏答案

  • 4.

    一顆種子要能夠結實需要些什麼?(比照 約 12:24)

    •  
    •  
    •  
    •  
    顯示答案

    好土地;聽道理;領受道理;種子必須要死;明白神的話意味著明白並接受為我們信仰必要的犧牲。

    隱藏答案

  • 5.

    神的話在你心裏扎了多深的根?你結了什麼果實 ?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 6.

    解釋11-12節。這是否表示神不希望每個人都得救呢?(比照 賽 6:9-10)

    •  
    •  
    •  
    •  
    顯示答案

    根據主耶穌的說法,比喻的目的是要把神國的奧秘隱藏起來。然而,當耶穌引用以賽亞的預言時,祂想的是那些心裡剛硬的人(「對外人講」),而不是指所有的人。

    那些不相信的人,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聽見,卻不明白。因此,他們的罪仍然存在。換句話說,無法明白神國的奧秘是人心裡剛硬的結果。透過使用比喻,神將真理向那硬心的人隱藏起來。但是,神並沒有打算向那些謙卑及真誠尋求祂旨意的人隱瞞真理 (比照 太 11:25)。反而,祂讓他們知道神國的奧秘,就像在第十節中祂為跟隨祂的人所做的那樣。

    隱藏答案

  • 7.

    誰是「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9,23)?(比照 Rev 2-3)。

    •  
    •  
    •  
    •  
    顯示答案

    耶穌引用以賽亞書說到,「聽是聽見,卻不明白」(12)。祂透過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33《和合本》) 講述神的道。這表示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明白這些比喻。有些人花時間問耶穌關於這些比喻的事 (10)。當耶穌與他們單獨在一起的時候 (34),祂解釋了關於「神國的奧秘」的一切 (11)。所以「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指的是那些願意打開耳朵去學習神屬靈教訓的人。我們必須花時間來靈修,與基督獨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信心和知識上成長 (來 5:12-14),如同種子長在好土地上一樣。

    同樣的詞語也出現在給七間教會的書信中。在那些信中,聖靈指出了每一間教會的美德及缺點。啟示錄的經節中描述了當神的道 (種子) 在不同的教會扎根後會發生的事。

    隱藏答案

  • 4:21-23

    8.

    燈台上的燈代表甚麼?(比照. 啟 1:20, 2:5; 約 1:4-5, 9; 約一 1:5-7)。

    •  
    •  
    •  
    •  
    顯示答案

    1. 耶穌基督和祂的道 (約 1:4-5, 9; 詩 119:105)。

    2. 相信的人 (太 5:14-16; 啟 1:20)——如同一盞放在燈台上,照亮四周的燈一樣,身為信徒的我們,必須走在光明中,透過活出耶穌的樣式及教訓,成為世上的光 (太 5:14-16; 約一 1:5-10; 腓 2:15-16)。

    隱藏答案

  • 9.

    解釋第二十二節。這和燈的比喻有甚麼關係?(比照 路 11:33-36, 12:2-3; 弗 5:3-14; 腓 2:15; Rev 2-3)。

    •  
    •  
    •  
    •  
    顯示答案

    1.我們的主耶穌和祂的話語照出了我們暗中的行為,甚至是隱密的思想和意圖。沒有什麼能逃避神的光,就是那察看我們的心,並指證我們罪的 (弗 5:11-14; 來 4:12-13)。有一天,神也會藉耶穌基督審判人的隱密事,一切都將顯露出來 (羅 2:16)。

    2. 信徒,反過來,作為這黑暗世界裡的光。藉由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他們在外邦人中品行端正,從而責備和定這世界的罪 (弗 5:11; 彼前 2:12, 15, 3:16, 4:4)。

    隱藏答案

  • 4:24-25

    10.

    量器的比喻教導我們什麼?

    •  
    •  
    •  
    •  
    顯示答案

    用量器量表示給予。就此而論,它的意思是致力於聆聽和實踐基督的話語。我們越是活出神的道理,神就會使我們更加地瞭解祂的話語,並從祂的話語中受益 (比照 太 13:12, 25:29)。

    隱藏答案

  • 11.

    燈和量器的比喻如何幫助解釋耶穌為什麼使用比喻呢?

    •  
    •  
    •  
    •  
    顯示答案

    燈的比喻教導我們,神的道無所不在,能揭露人的秘密。因此,耶穌基督的比喻將揭示聽見人的心。那些謙卑及誠心的人,必明白這些比喻背後的真理,並來到光明中。但是那些硬心的人,必被混淆,遠離光明。

    量器的比喻教導我們,一個人越是迫切尋求神的旨意並實踐它,他就越能明白耶穌的比喻。透過使用比喻,神根據每個人的心來測量他們。

    隱藏答案

  • 4:26-29

    12.

    這個比喻的重點是甚麼?

    •  
    •  
    •  
    •  
    顯示答案

    如果種子代表神的道,那麼撒種的人就是傳福音的人。第一個比喻專注在種子發生了什麼,而這個比喻講的是工人。撒種的人不知道種子會如何成長;他只是日夜做他的工作。不管有沒有我們,神的國都不斷地前進。我們決定是否要參與這項使命。今天,或許很難理解福音如何能傳到地極,但我們只需要傳福音 (正如耶穌吩咐我們去做的那樣);讓種子成長的是神 (林前 3:6)。

    隱藏答案

  • 13.

    收成代表甚麼?

    •  
    •  
    •  
    •  
    顯示答案

    T神的話語在心裏成長,並改變我們,使我們可以得救。許多人在我們之前就先下了功夫 (撒種)。今日我們收割他們勞碌得來的果實 (約 4:37-38)。我們繼續早期工人的工作。在末日時,基督將要收割大地 (啟 14:14-16, 18)。

    隱藏答案

  • 4:30-32

    14.

    神的國如何像芥菜種的成長一樣?

    •  
    •  
    •  
    •  
    顯示答案

    從表面上看,神的國在世上經歷了戲劇性的擴張,如同一顆小小的芥菜種變成了一棵大樹。但它卻經歷了實質上的改變。歷史證明,假的教義滲透了教會,並改變了使徒曾經傳講的得救的福音。

    隱藏答案

  • 15.

    棲息在芥菜樹蔭下的鳥是什麼意思?

    •  
    •  
    •  
    •  
    顯示答案

    如果我們將這個比喻和種子的比喻做對比的話,那麼鳥代表撒但 (約一 2:18-19)。當教會成長繁榮時,撒但試圖由內部敗壞教會 (約一 2:18-19)。然而,芥菜種的比喻只講述了故事的一部份。稗子的比喻 (太 13:24-30, 38-42) 告訴我們,神會從祂的國中清除邪惡。

    隱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