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前兩節課是關於耶穌通過言行來訓練門徒。本節課我們將查考的經文中,訓練現在變得越來越集中;耶穌不僅讓門徒參與祂的工作,同時還教導他們有關成為門徒的課程。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門徒真正認識基督的使命和身份,以及他們在傳道事工中的角色。

關鍵章節

(9:20, 9:35)

你知道嗎...?

  1. 「腳上的塵土跺下去」 (9:5):門徒以這種象徵性的姿態表明,他們與那些拒絕福音的人的罪是無份的。
  2. 分封的王希律 (9:7) 有一個獨特的名稱:安提帕。他是大希律王的小兒子,由馬勒塔斯所生,繼承了其父親國中的加利利和比利阿地區‧‧‧他是大希律王兒子中最能幹的一位,如他的父親一樣是一位偉大的建築家;加利利海的提比里亞城是由他建造的 (AD 22), 並以提比略皇帝的名字命名。他娶了納巴泰國王亞里達四世(參看)的女兒,但為了與同父異母兄弟希律・腓力的妻子希羅底(參看)結婚而與她離婚。 [註腳]
  3. 伯賽大 (9:10) 位於加利利海的東北岸。分封侯腓力曾重建伯賽大,並以凱撒奧古斯都的女兒朱利亞的名字給它取名為「朱利亞斯」。5/1458 [註腳]
  4. 基督 (9:20) 或希伯來語中的「彌賽亞」,意思是「受膏者」。

大綱

全文分析

  • 1.

    在以下的事件中,門徒接受了什麼樣的訓練?a. 受差遣 (1-6) b. 給五千人吃飽 (11-17) c. 變貌 (28-36)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逐段分析

  • 9:1-6

    1.

    主吩咐門徒的雙重職責是什麼?

    •  
    •  
    •  
    •  
    顯示答案

    請看第二和六節。

    隱藏答案

  • 2.

    耶穌是如何裝備使徒的?有關我們的傳道事工,我們可以從這當中學到什麼?

    •  
    •  
    •  
    •  
    顯示答案

    祂賜給了他們能力和權柄 (1)。祂也指示他們如何去進行他們的傳道事工 (3-5)。作為福音的使者,我們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口才。相反,我們需要從那差遣我們的,得著能力,權柄和指示,以便成就我們的使命。我們需要祈求神蹟奇事來證實我們所宣講的信息 (比照 可 16:19-20)。在我們一切所行的事情上,也必須學習順服主的引領和指導。

    隱藏答案

  • 3.

    你認為為什麼使徒們被教導在旅途中不要攜帶任何東西?

    •  
    •  
    •  
    •  
    顯示答案

    神的工人有權享有他們服侍的人的款待 (10:7) 。
    傳道者不應被過多的所有物拖累,而應過著簡單的生活,並藉由信徒的款待來學習依靠神每日的供應。

    隱藏答案

  • 9:7-9

    4.

    本段經文與整篇章節的上下文有何關係?

    •  
    •  
    •  
    •  
    顯示答案

    本段經文的關鍵經句是希律王的問題:「這卻是甚麼人?我竟聽見他這樣的事呢?」(9)。這開啟了耶穌身份的主題,該主題在第十八節中再次被提及。

    隱藏答案

  • 9:10-17

    5.

    觀察這個故事中耶穌與門徒之間的互動。耶穌希望他們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  
    •  
    •  
    顯示答案

    耶穌讓門徒參與了這個奇蹟的每一個過程 (13-16)。祂給了他們餵養群眾的責任,作為他們向眾人傳道的一部分。從這個神蹟中,門徒學到了負責任的事奉,對神的信賴,以及基督奇妙的供應。

    隱藏答案

  • 6.

    在第十六節中,耶穌的舉動其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  
    •  
    •  
    •  
    顯示答案

    望著天的舉動教導我們,我們傳道的能力和祝福來自神。將麵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可能是象徵基督差遣門徒要為眾人服侍。

    隱藏答案

  • 7.

    將五個餅和兩條魚,與那剩下的十二籃子零碎相比較。關於神在我們事奉中的供應,我們能從這當中學到什麼呢?

    •  
    •  
    •  
    •  
    顯示答案

    有了神的祝福,即使是有限的資源,也能帶來超出我們預期的豐盛 (弗 3:20)。

    隱藏答案

  • 9:18-27

    8a.

    比較耶穌在第十八和二十節中的兩個問題。耶穌為什麼做出這樣的區分?

    •  
    •  
    •  
    •  
    顯示答案

    儘管許多人對耶穌的身份有各種各樣的看法,耶穌卻不希望跟從祂的人對祂只有第二手的認識,並被公眾輿論所左右。作為門徒,他們必須對主有切身的認識和堅定的信心,才能跟從祂到底。

    隱藏答案

  • 8b.

    你真的知道耶穌是誰嗎?你為什麼跟從祂?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 9.

    「神所立的基督」是什麼意思?

    •  
    •  
    •  
    •  
    顯示答案

    字面意思是「神的受膏者」。換句話說,耶穌是神差遣來的,肩負著特殊的使命。這個詞作為彌賽亞應許的實現,指的是耶穌的王權 (詩 2:2; 賽 9:6-7, 11:1-16; 路 1:32)。

    隱藏答案

  • 10.

    耶穌為什麼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有關祂的身份?

    •  
    •  
    •  
    •  
    顯示答案

    當時的人對彌賽亞有一種錯誤的期待。此時宣告耶穌是彌賽亞只會進一步誤導人們,甚至阻礙事工。門徒被告知要等到耶穌復活後才能傳講祂是基督 (太 17:9)。耶穌希望百姓相信祂,不是因為期待祂成為民族英雄,而是因信心,悔改和順服。隱藏祂身份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廣泛地宣告祂是彌賽亞可能會過早地引起強烈的反對。

    隱藏答案

  • 11.

    解釋這些有關作門徒的術語,並將其應用於與主同行的過程中:a.「捨己」b.「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c.「跟從我」d.「救生命,喪掉生命

    •  
    •  
    •  
    •  
    顯示答案

    a. 放棄個人的意願和慾望。
    b. 一個被判處釘十字架的人將被迫背起他的十字架。這個命令意味著做好為基督受苦受死的準備。這包括治死罪性 (羅 8:13; 加 5:24, 6:14)。
    c. 跟隨基督的腳蹤,照祂所行之事去行 (彼前 2:21; 約 12:26; 林前 11:1; 約一 2:6)。
    d. 第一個「生命」指的是屬世的事物,即按照我們的慾望而行 (約一 2:15-17)。第二個「生命」指的是我們將得到的屬靈,或永恆的生命和榮耀 (26,27)。除非我們捨棄自己的意志,在生活中遵循神的旨意,否則我們將無法得到永生。

    隱藏答案

  • 12a.

    什麼樣的基督跟隨者會因祂和祂的話感到羞恥?

    •  
    •  
    •  
    •  
    顯示答案

    他們是那些因為世俗價值觀和意見的壓力而沒有勇氣按照基督的教導生活的人。

    隱藏答案

  • 12b.

    你是否曾經為基督和祂的話感到羞恥呢?為何如此?

    •  
    •  
    •  
    •  
    顯示答案
    (無答案顯示)
    隱藏答案

  • 13.

    耶穌在第二十七節中所指何事?

    •  
    •  
    •  
    •  
    顯示答案

    根據主耶穌所言,在祂那個時代,有些人會活著看到神的國。對這節經文的多種解釋中,其中有兩個最為合理。第一種解釋指出,神國的降臨指的是變貌,這則是發生在預言後六天 (17:1ff)。在變貌的過程中,門徒見證了基督的榮耀,而基督與摩西和以利亞所談論的主題便是藉著苦難將要成就的榮耀 (路 9:31)。第二種解釋與第一種解釋相關連,認為這預言是指耶穌升天之後聖靈在教會裡的偉大工作。神國藉由有功效的傳道、許多人歸信、並神蹟奇事,在教會中彰顯出來。

    隱藏答案

  • 9:28-36

    14.

    摩西和以利亞的出現有什麼意義?

    •  
    •  
    •  
    •  
    顯示答案

    他們的出現告訴了我們耶穌是誰。兩者都是舊約中的大先知和大能的工人。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眾先知,兩者都由耶穌成全了 (太 5:17, 11:12-13)。變貌教導我們,耶穌比摩西和以利亞更偉大,是眾先知所等待的那一位。

    隱藏答案

  • 15.

    耶穌與摩西和以利亞的對話內容是什麼?為什麼?

    •  
    •  
    •  
    •  
    顯示答案

    耶穌離開耶路撒冷的主因突顯了耶穌傳道的目的(路加福音的中心主題)— 為救贖而死在十字架上。它進一步闡明了耶穌作為受難的彌賽亞的角色。.

    隱藏答案

  • 16.

    為什麼彼得在第三十三節中所說的話不恰當?

    •  
    •  
    •  
    •  
    顯示答案

    正當摩西和以利亞「與祂分離」的時後,彼得試圖阻止他們離開 (33)。他不明白他們所要仰望和「聽」的就是主耶穌 (35)。摩西和以利亞的出現只是為了證明耶穌是基督,是神的愛子。唯有基督值得關注和榮耀。這就是變貌經歷的最後信息:「只見耶穌一人」(36)。彼得留在山上的願望也不合適,因為主不打算留在山上。為了成就榮耀,祂必須繼續祂的使命而受苦。同樣,門徒在獲得榮耀之前,也必須先為神國受苦。

    隱藏答案

  • 17.

    請解釋第三十五節中的聲音的重要性。

    •  
    •  
    •  
    •  
    顯示答案

    耶穌是神的愛子,是來遵行天父旨意的。主的事奉和最終的犧牲是神所喜悅的 (約 8:29; 來 10:5, 10)。這些話也讓人想起摩西關於彌賽亞的預言 (申 18:15)。主耶穌是神所差來的;祂的話就是神的話。倘若我們忽視祂的莊嚴信息,我們無法逃罪 (來 2:3, 4)。但我們若聽從祂的聲音並順服祂,我們就會得著生命。

    隱藏答案

  • 18.

    變貌的目的是什麼?

    •  
    •  
    •  
    •  
    顯示答案

    1. 要證實耶穌就是從前先知們所說的基督。
    2. 讓門徒明白基督在得著榮耀之前必須經歷苦難和死亡。
    3. 讓門徒預先看見人子在榮耀裏,叫他們確信跟隨基督的人在那一日必得著獎賞 (24-27; 太 16:27)。這段經歷給三位使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彼得在晚年向信徒們見證主的降臨時,仍然還記得這次的經歷 (彼後 1:16 18)。

    隱藏答案

  • 9:37-45

    19.

    耶穌在第四十一節中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  
    •  
    •  
    •  
    顯示答案

    如果我們對照馬可福音 (可 9:14-29) 的記載,我們就會明白,這個男孩的父親完全絕望了,在門徒未能驅除邪靈之後,他可能對神失去了信心。除了父親和門徒的憂慮之外,當時還有一些文士與門徒發生了爭執,可能是試圖要抹黑耶穌 (可 9:14)。所以耶穌在第四十一節的陳述可能是針對那父親,門徒和文士的。也有可能是耶穌看到惡魔般的折磨和眾人因缺乏信心而無能為力所造成的苦難,向眾百姓表達祂的哀傷。

    隱藏答案

  • 20.

    為什麼當眾人對神蹟都詫異時,耶穌再次向門徒預言祂的受難呢?

    •  
    •  
    •  
    •  
    顯示答案

    在見證了變貌和男孩身上大能的醫治後,門徒們一定很難預見耶穌生命中任何苦難或死亡。因此,耶穌再次用非常嚴正的話提醒他們關於那即將來臨的出賣,提醒他們對祂真實身份及使命的關注,以便當所有這些事情都按照祂的預言發生時,門徒可以回想起,並充分地理解基督傳道事工的目的。

    隱藏答案

  • 9:46-50

    21.

    按照主的話,我們怎樣才能成為「最小的」呢?

    •  
    •  
    •  
    •  
    顯示答案

    藉著接待一個小孩子。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因基督的緣故,照顧那些卑微的人 (比照 羅 12:16; 太 25:34, 40; 路 14:12-14)。如此行,往往不顯眼和看似毫無回報,卻需要極大的謙遜。只有當我們認為自己是「最小的」時,我們才能「接待一個小孩子」。

    隱藏答案

  • 22a.

    約翰禁止別人以耶穌的名趕鬼的原因是什麼?

    •  
    •  
    •  
    •  
    顯示答案

    第四十九節

    隱藏答案

  • 22b.

    根據耶穌的說法,這種心態有什麼問題?

    •  
    •  
    •  
    •  
    顯示答案

    門徒應該著眼於主所關心的事,而不是單顧自己的事。當別人完成神的工作時,即使我們沒有被包括在內,我們也應該為此歡喜 (比照 腓 1:15-18)。這種態度需要捨己,是做為門徒的要求。

    隱藏答案

  • 23.

    這段落的教訓對我們的傳道事工有何重要意義?

    •  
    •  
    •  
    •  
    顯示答案

    驕傲和以自我為中心是我們傳道事工的一大障礙。只有當我們謙卑下來,脫去自我時,我們才能同心地服事,為神的榮耀而努力。

    隱藏答案